根据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大部分人口的流动方式是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的流动,其中以家庭迁移为主要方式的的流动人口占绝大多数。多数流动人口选择省会中心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为其落脚点。本文基于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当前家庭化迁移流动人口的消费行为的特征、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家庭化流动的人口中,家庭规模一般说来是核心家庭即3人家庭规模的居多,占到61.2%,4人家庭的流动人口也占到32.7%。5人家庭的流动人口较少,至占到4.9%。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多数以经营批发零售业和餐饮行业,其中成为管理人员的占到0.5%,技术人员和一般工人分别占到6.4%,6.8%。而私营企业主和服务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到33.1%和30.3%。家庭化流动人口的消费方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基本生活所需消费,家庭消费和其他消费。其总体的消费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月支出在1~2000范围之间的占43.7%,在2000~4000之间的占到44.9%,而在4000元以上的占到10%。
一、家庭化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特点
(一)由传统向现代消费理念的转变更为突出。
流动人口的消费理念随着举家迁移到城市而发生转变,由传统的消费理念逐渐向现代的消费理念过度。传统消费主要是包括基本消费及用于老家的消费,现代消费主要包括娱乐消费、人情支出及“时尚”消费。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家庭化流动人口用于食品支出占总消费的39.3%,用于老家的支出占总支出的8.8%,而用于现代消费的支出占总支出的48.1%。非家庭化流动人口用于传统的消费是家庭化传统消费的2倍。可见在消费选择上不再是以往单一的传统消费,而是逐渐向现代消费转变。这一消费理念的转变在家庭化流动人口这一群体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二)用于构建人际网络的消费升高。
从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数据结果可知,在业余时间,家庭化流动人口有43.6%的愿意与在本地的同乡交流,有47%的愿意与其他的本地人交往,只有9.3%的流动人口很少愿意与人交往。与此同时,消费行为也会随着交往人数的增多而发生变化,同于在本地同乡的支出有43.6%,用于与他本地人的交往支出有39.2%,用于与其他外地人的支出有7.9%。家庭化流动人口举家迁入城市后,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社交网络,有了自己的社交理念,社交行为也比较普遍,不再像以前坚守“三点一线”即食堂,宿舍,工作单位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而是慢慢地扩大社交范围。这样用于构建人际网络的消费就会升高。
(三)消费方式相对开放且逐步多元化。
根据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家庭化流动人口的消费方式的一般状况如下:一是住宿方式:有4.9%的流动人口租住单位提供的雇主房,76.1%的流动人口租住私房。0.1%和0.6%的流动人口就居住政府或是单位提供的免费住房、廉租房。10.6%的流动人口选择自己购买房子。二是娱乐活动:有89.7%的流动人口平时的娱乐活动是看电视看电影录像,有35.4%的流动人口的娱乐活动是玩棋牌麻将电脑游戏,有39.8%的流动人口的娱乐活动上网浏览,有25.3%的流动人口吸烟。三是医疗:有9.5%的流动人口享有城镇医疗保险,而剩下的89.3%的流动人口并未享有城镇医疗保险,那么剩余的89.3%的流动人口在其生病需就医时得自己付费,政府不承担任何费用。
(四)用于子女教育的消费相对升高。
由于现阶段流动人口以家庭化迁移成为一种趋势,当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到城市,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成为了这一群体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那么子女教育费用的支出相对于非家庭化的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来说,是有明显的增长的趋势。根据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有260位家庭化流动人口的子女上学要交赞助费,占6.5%。但只有10位非家庭化流动人口的子女上学需要交赞助费,占0.2%。非家庭迁移的流动人口,其孩子和妻子留在老家,孩子的教育支出就比在城市生活的孩子教育支出较低。那么相对而言,家庭化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消费的支出就会增加。
二、家庭化消费行为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方式的转变还不够成熟。
一是流动人口举家迁移进入城市后,生活方式逐渐参照城市人这个群体,在消费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往往都是娱乐消费支出,用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的支出却很少。二是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后受制于城市的生活标准及地位评价的影响,在消费方式转变的初期受影响的因素大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双重影响,家庭化消费方式虽然在发生着转变,但是这一转变并不成熟。
(二)医疗支出在总消费中仍占有较多的份额。
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只有9.5%的流动人口享有城镇医疗保险,而剩下的89.3%的流动人口并未享有城镇医疗保险。剩下89.3%的流动人口在生病就医时由自己承担医药费,政府不承担任何费用。在消费方式逐渐向现代转变的中,由于没有医疗保障,一部分消费支出在医疗消费上。相对而言,医疗支出在现代消费中还占有较重的份额。
(三)用于自我提升的消费很少。
家庭化流动人口目前的消费方式除了基本消费外的其他消费多数用于娱乐消费,医疗消费及部分“时尚”消费等,但是用于自我提升的消费却很少。一是群体参照性的影响,多数家庭化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其消费行为大多数都是参照周围的人群。城市人由于自身条件的优势,多数的消费是偏向娱乐及满足精神消费,而流动人口不具备这个先天优势,但是消费方式却向城市人这个群体靠拢。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制于传统消费理念的影响。虽然家庭化流动人口的消费理念逐渐由传统的消费理念向现代的消费理念转变,但是部分消费还会受制于传统消费理念的制约。如:用于自我提升的消费。由于部分消费受制于传统消费理念的影响,在短时间看不到此消费会给自身带来任何益处,往往就不会在这个方面消费甚至不消费。所以整体上用于自我提升的消费就很少。
(四)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群体分化的现象。
一是部分家庭化的流动人口由于迁入城市的时间长短不一,部分迁入城市较早的流动人口。在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参照传统的消费方式,“候鸟”的心态和勤俭节约的习惯使他们不选择花钱消费,而是存储或是寄回老家,消费方式还比较保守。二是新一批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因家庭背景、学习技能等方面的不同,且在收入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新一批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更愿意选择现代的消费方式。这样一来,消费行为由于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时间的长短不同出现群体分化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一)消费理念的转变需要必要的教育培训。
要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就要对其进行教育上的培训。文化程度的提高,随着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观念的改变,生活态度也随着文化程度的提升会有所变化。那么在消费方式及消费行为的选择上不再盲目的跟随或者盲目的参照城市人的消费群体,消费方式及观念的转变才能够逐步的走向成熟。
(二)突出医疗保健,并针对性的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一是给流动人口提供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在其需要就医及遇大病等问题时,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减少个人在医疗保健上的开支,减轻其负担。二是不仅给流动人口必要的医疗保险还要提供基本的工伤保险,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必要的因工负伤后的医疗支出而无人承担后的巨额开支。
(三)注重精神生活,在自我提升的方面加大投资。
一是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岗前培训,在流动人口进入工作前派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短期培训,或是在一些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领域聘请高级的技师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这样一来,流动人口的技术性增强随着收入也会随着自身技能的提升而有所增加,消费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二是主动接受培训,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必要的学习,增加技能和知识的储备。如上夜大,电大或职大等。技能的提升会给流动人口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随之而来的是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能力的提升就会进一步影响消费方式的选择。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消费方式的选择上才会更加的成熟。
(四)放宽对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户籍制度的限制,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一是对流动人口的子女来城市接受教育,放宽对其户籍的限制不收赞助费,那么流动人口的这个群体在对孩子的基本的教育投资上就会稍稍减少,能够有能力转向其他的消费方式。二是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其消费。在社会支持下,受顾忌的问题减少,在消费方式的选择上不会受现实条件的制约且有能力参与其他消费。三是首先要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纳入当地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总体规划,扩大公办学校资源,加快完善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服务机制。
(五)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一是要打破对外来人口的身份歧视,尤其是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二是以城带乡促进经济发展,这样一来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后,就减少后顾之忧。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就更能够体现多元化。三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增加流动人群的就业机会。流动人口就业机会的增加,就增加其消费能力。这一群体就有能力甚至有意愿转变传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逐渐地向城市人靠近。同时统筹城乡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社会,而且流动人口的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