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新时代人口工作提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我国人口工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过去十年,中国研究人口学的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深耕我国人口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人口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取得丰硕成果。
一、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人口政策调整和生育支持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口进入快速转型期,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生育水平持续走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
过去十年,人口学者把握大国人口发展规律,全面剖析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现状趋势,关注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的低生育率原因探索与对策研究。研究发现,家庭内部约束取代政策外部控制成为影响国家生育水平的关键。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驱动了当前低生育率的形成。主要的原因包括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提升,婚姻、生育观念的变革,女性工作和家庭间的冲突等。政府应积极采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以生育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降低家庭生育成本。完善产假、陪产假、家庭假等生育假期制度,减轻女性工作与家庭间的冲突。通过加快推进与生育配套的医疗、教育、住房、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促进生育水平回升。
二、聚焦需求牵引,应对人口老龄化结构性风险
十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剧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
近年来,人口学者们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趋势,老龄化社会主要特点及其与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设计与本土化养老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结构老化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卫生医疗等具有深远影响。我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随着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家庭养老功能提供支撑。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学者们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一方面,实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优势互补,营造“大养老”产业服务生态;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信息化等前沿技术,打造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强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动态监测与服务供给。
三、顺应时代变迁,把握“流动中国”新格局、新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推进,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城市集聚度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劳动力资源向城镇集聚,释放出强大创新创造潜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磅礴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年来,人口学者们坚持以人为核心,围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的研究讨论。研究发现,当前户籍制度已经不是阻碍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最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高昂的市民化成本,包括住房成本、教育成本、生活成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构建多主体、多维度的社会保护政策体系,使流动人口或农业转移人口在具备劳动力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失去劳动能力后有维持生计的保障。政府可以提供制度性社会保障,包括劳动合同制度和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企业可以提供就业保障,确保流动人口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可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包括照料和物资保障等。
四、坚持人民至上,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预防为主,多举措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近年来,人口学者们围绕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生命历程阶段健康,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等不同人群的健康,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地位、早年不幸经历等健康的不同影响因素展开了多视角的交叉学科研究。研究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制约我国居民预期寿命的主要原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已占总人数的88%。超重和不动为全球疾病风险带来新的压力。学者们普遍认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关键在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协同推进。不断优化分级诊疗流程,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应用大数据、数字化等新技术,建立智能化居民健康服务平台。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健全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建立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等。
五、挖掘人才红利,提振创新动能和国家全球竞争力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速,国际竞争加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展开。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十年来,人口学者们结合现行教育体制机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教育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阐释了教育不平等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人口素质十年来不断提高,人力资本不断积累,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但在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之间,仍存在明显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要充分挖掘“人才红利”。首先,要加快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解决当前面临的高端技术“卡脖子”问题。其次,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通过线上教学、数字化教学等方式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不断加大全社会教育投入。最后,要强化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赋能作用,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六、构建新时代中国人口学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对人口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新的人口发展理念与战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
人口学科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植新时代人口新形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献计献策,为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学理支撑和政策建议。第一,不断推进人口学知识体系建构。把建构我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作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第二,进一步强化学科资政服务能力提升。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实际民生问题,立足中国现实开展研究。第三,加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人口学理论框架建构,用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第四,不断增强中国人口学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扩展人口研究的国际视野,博取众家所长,推动中国人口学向世界迈出坚实步伐。第五,积极开展学科交叉。不断推进人口学与医学、公共卫生、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通,创新人口研究范式,不断拓展和深化人口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石智雷系国家级人才青年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璋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